top of page

以空白搜尋找到 471 個結果

部落格文章(114)

  • 有關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署發布本(114)年8月7日生效之調整對等關稅之指引

    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署(CBP)依據7月31日發布之「調整對等關稅稅率」行政命令進行相關修正,於8月4日發布指引,要點略以: 一、指引: 除豁免項目外,2025年8月7日美東時間凌晨零時1分後進入美國之貨品均需遵守美國稅則號列(HTSUS) 9903.02.02至9903.02.71之稅率規定 (前述稅號列於7月31日發布之行政命令附錄II,臺灣對等關稅稅號為9903.02.60,對等關稅稅率為20%)。 歐盟貨物之第一欄一般關稅稅率大於或等於15%者,對等關稅稅率為0%,以9903.02.19申報;一般稅率小於15%之歐盟貨物,其對等關稅稅率為補足至15%為限,以9903.02.20申報。 7月31日發布之行政命令不影響針對中國(含港澳)之規定,中國(含港澳)貨品繼續適用稅號9903.01.25之10%對等關稅稅率。 二、豁免項目: 在途貨品:在8月7日美東時間凌晨零時1分前裝船,且在進入美國之最終運輸途中,並於10月5日美東時間凌晨零時1分前報關進口或從保稅倉庫提領報關之貨品,適用10%對等關稅稅率,並須以9903.01.25稅號申報。 資訊類產品,包括但不限於出版品、電影、海報、唱片、照片、錄音帶、光碟、CD ROM、藝術品及新聞通訊等,須以9903.01.31稅號申報。 半導體及相關電子產品,以9903.01.32申報。 鋼鋁及其衍生品、乘用車及輕型卡車、銅及其衍生品等,適用232條款關稅,須以9903.01.33稅號申報。 對至少含20%美國成分之貨品,僅就其非美國成分計算對等關稅,並須以9903.01.34稅號申報。 第98章:申請暫時保稅進口(Temporary Importation Under Bond, TIB)之貨品須申報對等關稅稅號、適當之9813稅號(保稅稅號)以及第1至97章之稅號,符合保稅要求之貨品無須支付關稅,包括對等關稅。 三、轉運(Transhipment): 被CBP認定為規避對等關稅而轉運之貨物,將改課徵40%從價稅率,CBP將指示更正報關資訊,並將稅號改為針對轉運貨品之9903.02.01,或在清算時徵收40%之適用稅率。 40%關稅是外加於其他適用之罰款或罰金,以及外加於適用於原產國之各項稅金或費用。 四、稅則號列申報程序(HTSUS Reporting Sequence): CBP要求正確申報每項關稅之稅則號列,並依照CBP提供之順序,申報適用包含多個稅號之入境貨品。 針對美國成分至少佔20%且歸入9903.01.34之貨品,需分為兩行申報,第一行包含美國成分,第二行包含非美國成分。

  • 美國將自本(114)年8月29日起取消對全球各國800美元以下低價進口商品(de minimis)免稅待遇事

    美國白宮本年7月30日發布行政命令,取消對全球各國低價進口商品之免稅待遇,要點略以: 除國際郵政系統送達之貨物外,價值800美元或以下之商品進口美國將不再適用免關稅優惠,均須繳納相關關稅、稅費、手續費等費用。 透過國際郵政系統送達之貨物,貨物承運商在本命令生效日起6個月內可選擇以下兩種關稅計算方式,此後所有採國際郵政系統送達美國之貨物,皆須依以下第1項之產品價值計算關稅: 按價徵收:根據每件包裹的價值,徵收原產國適用「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案」(IEEPA)的關稅稅率(如對等關稅)。 按件徵收: 倘產品來源國適用之IEEPA關稅稅率低於16%,每件徵收80美元; IEEPA關稅稅率介於16%至25%者,每件徵收160美元; IEEPA關稅稅率高於25%者,每件徵收200美元。 本行政命令將 自2025年8月29日美東時間凌晨零時1分起 實施。

  • 新北市教育局「114年度學習型企業選拔實施計畫」

    為鼓勵本市在組織學習文化表現優異之企業,並結合新北市學習型城市計畫 舉辦學習型企業選拔,帶動優質企業學習文化,打造新北市成為永續學習型城市。 參選資格:   1依法辦理公司登記、商業登記或工廠登記,且登記所在地設於新北市者。   2企業財務狀況健全,最近1年(113年)無欠稅紀錄。   3最近一年內企業或代表人不曾發生重大糾紛或社會爭議之事件。   4公司須於申請日前,已依法成立並持續運作3年以上。   5曾獲選「新北市學習型企業」之受獎團體若再次參選,惟須於資料敘明與前次獲獎內 容之創新作為。 評選重點: 願景計畫、資源投入、策略運作及效益產出。 選拔名額: 選拔以10家企業為原則,惟實際獲選家數由決審委員會議決。 報名期間: 即日起至9月30日止。 收件方式 :請於上揭期限內將報名資料寄送至新北市終身學習資源中心收 (地址:231055新北市新店區安忠路36號,請於信封上註明「新北市114年 度學習型企業選拔」郵戳為憑,逾期或資料不齊全者恕不受理)。 送件資料正本及電子檔各1份,請自行備份,送件資料於評選後概不退還。 獎勵方式: 得獎名單預計於114年10月31日(星期五)前公告,頒獎典禮時間另行通知。得 獎企業獲頒「新北市114年度學習型企業獎」獎座並透過媒體報導得獎企業得 獎資訊,彰顯學習型企業對新北市學習型城市之貢獻,擴大學習型企業影響 力,並推廣優質企業學習文化,成為學習型企業之標竿。 檔案下載: 本案計畫及推薦表格電子檔可於教育局網站 https://reurl.cc/Rkv46n 下載 新北市114年度學習型企業選拔.doc 新北市114年度學習型企業選拔.pdf

瀏覽全部

其他頁面 (357)

  • 經濟部攜手全國工業總會成立「產業碳中和聯盟」 | Tiaiss│台灣智慧安防工業同業公會

    經濟部攜手全國工業總會成立「產業碳中和聯盟」 2022-07-08 經濟部工業局 新聞來源: https://www.moeaidb.gov.tw/ctlr?PRO=news.rwdNewsView&id=40004 「產業碳中和聯盟成立大會」,共計 30 家產業公協會共同宣示邁向 2050 淨零排放的目標,建立「以大帶小」新的減碳模式。 為凝聚工業界減碳決心,並響應經濟部先大後小、以大帶小的淨零轉型推動模式,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以下簡稱工總)與經濟部共同合作推動成立我國「產業碳中和聯盟」(以下簡稱聯盟),優先號召30個產業公會及會員廠商加入,藉聯盟成立向社會各界宣告推動目標,期可號召更多單位參與投入,以結合經濟部及相關政府單位資源,達成產業的淨零轉型。經濟部王美花部長特別出席參與並共同按下宣誓按鈕,除見證聯盟成立外,亦啟動經濟部與產業界更多的減碳合作。 本次成立大會由工總苗豐強理事長主持,並邀請鋼鐵、石化、水泥、紡織、造紙等30個產業公會理事長以及經濟部王美花部長、工業局呂正華局長共同出席見證。工總說明產業碳中和聯盟未來將以「強化產業碳管理能力」、「建立產業減碳服務平台」、「推動多元化以大帶小作法」等三項重點策略來落實減碳。 經濟部王美花部長於會中致詞表示,感謝工總響應經濟部淨零轉型的策略規劃,推動成立「產業碳中和聯盟」,並肯定率先加入聯盟的公會及會員廠商,未來經濟部將透過政策協助產業一起落實淨零轉型,讓台灣製造轉型為低碳供應鏈,所生產的低碳產品能成為國際大廠的優先選擇。 經濟部工業局亦提供多方面的輔導資源協助聯盟後續淨零推動,如協助評估能源管理系統及建置ISO50001系統、導入高效率節能技術及節能輔導、中小企業碳盤查輔導及企業減碳輔導、產品環境足跡分析、提供溫室氣體抵換專案計畫之技術協助等。 聯盟預定於今(111)年8月前針對有意願且對減碳技術有迫切需求之產業公會辦理20場次碳盤查暨碳足跡講習會,如台灣區製衣工業同業公會、台灣製鞋工業同業公會、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台灣區金屬品冶製工業同業公會等,初期以擴散並提升產業碳盤查及碳足跡的了解為首要工作。 針對第一批加入的鋼鐵、石化、水泥、造紙、紡織、食品、化學、金屬、一般工業等30個產業公會,未來將於產業定期會議中聚焦討論大帶小推動目標、期程、合作夥伴、推動模式、平台資源等,同時本部工業局也將共同參與討論,以確立未來減碳政策推動方向與產業契合,逐步落實減碳。 < Previous News Next News >

  • AI全面來襲 顛覆性變革全面剖析 | Tiaiss│台灣智慧安防工業同業公會

    AI全面來襲 顛覆性變革全面剖析 2024-06-05 工商時報 新聞來源: https://www.ctee.com.tw/news/20240605701496-431202 我的工作會不會被AI取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研究報告指出,AI 可能對約 60% 的工作職位產生威脅,也有可能導致招聘人數減少和工資下降。 當代法律雜誌於5月17日舉行研討會,邀請各界專家現身說法,剖析AI 對於各行各業的影響, 認為AI 的發展就像是兩面刃,工作者處理的任務若跟 AI高度重疊,就需要擔心AI 帶來的衝擊,若能善用AI,將能為「夢想家」補足劣勢,「凡人」也能站上高峰。 在這個機器智慧綻放如花的時代,AI就像是撰寫未來的詩人,每一片晶片,都承載著無限的可能。技術發展如同詩的創作,要對生態保持敬畏和愛護,讓創新不僅令世界更聰明,也變得更溫柔。台灣科技法學會理事長劉尚志說, 這樣的描述非常的溫暖,生成式 AIchatgpT有個特性,不同的人問同樣的問題,甚至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間,問同樣的問題,答案都不一樣。 人類的智慧在AI的發展中得到了延伸,能力和想像力仿佛被放大了。AI幫助解決了許多過去被認為是不可能解決的難題,也帶來了一些從未想過的問題和挑戰。劉尚志說,AI影響非常大,各行各業都有各方面的考慮,不管從倫理道德或法律制度層面,挑戰己來到面前。隨著AI的發展,需要思考如何確保它的使用符合人類的價值觀和道德標準。是否會變得太過依賴AI?是否會失去我們自身的創造力和判斷力?不能讓科技的進步超過道德進步,這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AI發展已經面臨到一個轉折點!萬國法律事務所資深合夥律師黃帥升說,AI己經學會說謊了,有報導指出,原本設計為誠實不欺的AI系統,已經發展出欺瞞技巧,例如欺騙線上遊戲的人類玩家,或說謊以僱用人類來解決「我不是機器人」的驗證。科技公司OpenAI的Chat GPT-4系統謊稱自己是一個視力受損的人,在零工平台TaskRabbit上聘用一個人類替它通過「我不是機器人」驗證任務。面臨這個轉折點,可以發現AI已經超過人類想像。這也是今天活動的源起。 不管是天上飛的、水中游的,或地上跑的,AI在各行各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改變。臺灣上市櫃公司協會榮譽理事長蔡榮騰說, 2000年的時候,臺灣有一家公司發展3D影像軟體的公司,讓電影動畫製作拍攝變得更簡單,這樣的軟體就可以取代3D動畫,節省了很多成本,卻讓很多工作消失了。談到AI,除了資安,就是耗電的問題,雖然政府承諾絕對不會缺電,但停電沒有保證,因為2015年停電哦1萬5千次,目前降到一半,但每一年大概平均還有7千次上的停電。此外,中小企業面對另一個殘酷的事實,到哪裡去買足夠的綠電,如何達到淨零排碳,綠色用電及民生耗電量如何節約,都是很重要的議題。全球科技戰已然開打,臺灣技位居術領先,但隨著新世代技術問世,該何去何從。還有金融業界現在頭痛的詐騙問題,都是法律的挑戰,也期望新內閣能有應對政策。 AI是地緣政治的新戰場 「AI 及半導體已成為地緣政治的核心,過去50年全球爭奪的重點是石油,未來50年晶片就是新的石油。」藍濤亞洲總裁黃齊元說,由於台積電是全球最大晶片製造商,台灣更處在地緣政治的漩渦。台積電全球晶圓代工市占率高達百分之六十,高端晶片市占更高達百分之九十,美國又不願意把這個半導體繼續留在臺灣,積極打造半導體供應鏈,甚至希望台積電加碼投資到1000億美元。但由於在製造部分,美國有先天不足後天失調的限制,因此要求台積電前往日本及德國市場投資佈局。 AI帶動相關各股大漲。黃齊元說,為了減少對第三方晶片依賴,微軟、Google、Meta、亞馬遜正積極投入自研AI晶片,具有技術掌控、數據安全及創新潛能等優勢,台積電幾乎壟斷了相關訂單,相關產業鍊廣泛受益,台灣AI伺服器代工廠包含廣達、緯創、仁寶、緯穎都是受惠者。 AI橫空出世,改變一切,2024奇點時刻將屆。黃齊元說,從AI到AGI,機器人統治人類的年代可能到來,AI將變得無法駕馭,目前AI驅動的瞄準器和無人機已進入加薩戰場,成為新銳戰爭武器, AI能加速戰場決策,透過「機海戰術」癱瘓敵人,需要更嚴格監管新型攻擊/防禦技術的使用。AI是地緣政治的新戰場,台灣則處在AI角力的核心,更值得深思的不只是戰爭,還有假新聞。 AI賦能,影響力投資用投資改變世界 聚焦SDGs,影響力投資用投資改變世界,社會及環境造就正面的、可衡量的影響力,也創造利潤的投資。國泰金控投資長/亞洲投資人氣候變遷聯盟主席程淑芬說,許多新興市場,如印度幾億人口,這麼多的人口,幅員遼闊,如果能善用AI等科技工具加速、擴量、提升效率,藉由大面積、遠距專案,嘉惠大量人口,將能讓影響力快速普及。 「目前全世界現在已經有非常多慈善創投,許多影響力投資的案子做的非常好,若能對於社會跟環境產生正向影響力,同時創造獲利,利益並舉,行善致富,影響力投資可以解決許多問題。」程淑芬說,日本就有跨國微型金融公司利用AI工具分析增進客戶信用品質分析,維護 資產品質、降低互保,透過在地經營將微性金融拓展至印度、柬埔寨、肯亞等國家 。也影響力創投與VillgroAfrica合作,輔助遠距放射學平台,利用AI深度學習,分析媒合最專業醫生,建立非洲的公平健康創新生態。TDK創投投資Fasal,利用AI數據分析助印度農民降低種植成本、提升作物質量。而台灣的悠由數據智慧農業跨國服務,藉由數據驅動的農業數據平台,不需建置任何感測器設備,在應用程式中直接監測作物生理狀態, 就很適合協助東南亞國家解決農業挑戰。 「與影響力投資相關的專案不是太小,就是太早或太弱,但隨著AI賦能,許多之前不太知道是否可以支持的案子,其實都是有可能性的。」程淑芬說,許多新創就是「科學天才,營運天真,財務天兵」,在管理缺乏陪伴跟指導,缺錢了才要來找錢,國泰就是很希望有這些好的案子,陪他們走一段,藉由資金的奧援,協助其提升管理跟技術,未來就會有機會變成可借款可投資,目前國泰在商業的保險市佔是兩成,微型保險在臺灣市佔率大概三成,一點一滴,邊學習邊擴大,也期待有更多的金融機構一起來關心這些好案子。 人工智慧基本法促進相關產業發展 AI快速發展為臺灣帶來機會,也帶來挑戰與風險。人工智慧法律國際研究基金會兼任研究員/臺灣上市櫃企業法務主管廖偉翔說,由人工智慧基金會匯聚學界產業界各界精英,拋磚引玉,起草人工智慧基本法草案,參酌歐盟、日本等AI相關草案、立法,將其精神納入草案,希望促進我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建構人工智慧安全環境,保障人民基本權利,增進社會福祉,提升國際影響力。 「此次為政策性立法,為框架性母法,為所有未來的子法做出原則性的訂定。」廖偉翔說,因為AI持續發展,不知道下個5年或10年演變如何,必須要利用彈性空間,讓主管機關及立法機關去引領未來的發展而制定相關的子法。 此次草案專注權利保障及產業發展,廖偉翔說,避免因AI擴大應用而生之負面效應,侵害隱私安全,侵害勞工權益,維持公平交易與保障消費者權益。也希望在科技風險與科技發展之間取得平衡,避免因科技風險控制而阻礙科技發展;也應避免因科技發展而造成科技風險失控。 此次草案有六大特點,首先,AI之研發及利用應以人為本,普惠人民及永續發展為目標。其次,AI應由國家主導政策並擬定發展計畫,落實人才培育、建立基礎設施及推動產學合作。國家高度主導之產業發展策略。此外,AI可能造成社會資源分配不均,政府應落實對於需要協助族群、勞工權益、及公平交易秩序之保護。因此也應該由強調社會公平與弱勢保障。再者,中國、印度、美國及墨西哥各國家都開始有所針對資料輸祭出許多管制,臺灣好像沒有什麼動作,為維護人民隱私權益,政府應對AI開發與應用所需之資料蒐集、處理及利用,建立必要的保護及監督機制。此外,政府應設置創新實驗環境,提供相關研發與利用之安全場域及實驗空間,以妥善評估創新技術之潛在效益與風險。政府應建立AI研發及利用之風險評估及監管機制,並依風險高低與程度進行適當管制,以平衡新科技之風險。 AI技術加持,實現精準醫療 「在醫療方面利用AI技術,帶來改變,我想這是肯定的。」臺灣大學醫學院耳鼻喉科教授/臺大醫院頭頸外科主任楊宗霖醫生說,以大家現今耳熟能詳的機器手臂手術為例,十幾年前導入時,病人疑問到底是醫生來手術,還是機器人手術,其實還是醫生動手術,只是藉由機器人的幫助。AI跟機器手臂一樣,都可以輔助醫生在做手術或診療時,更加精確,而機器手臂就像是一個軀幹,如果再加上AI就會變成一個有大腦的手臂,從影像辨識到手術過程的判斷與決策,在不斷的判斷與決定中,輔助醫生,讓手術更為精準,未來可能甚至可以模擬某個醫師的手術技術,執行手術,但是最後做這決定還是需要醫師來確認,每個步驟核實其正確性。 手術醫師大概是醫療領域最晚會被取代,最容易進入臨床運用的應該是影像辨識,在臨床上頭頸外科檢查頭頸部的資料,都需要邊做邊看去分辨,哪些地方不對勁,是否有病灶,現在利用AI進行影像分析,訓練教導機器,也需要輸入正確的資料,就如同臨床上如果要診斷治療正確,需要適當的訓練,才會得出正確的結果。除了臨床端,藥物研發、醫學影像反應,甚至基因定序,藉由AI針對大數據資料進行分析,精準醫療很快容易實現。 善用AI,為職涯加值 根據高盛的研究報告指出,AI 將會影響全球 3 億個全職工作。當代法律雜誌首席顧問劉奕成說,AI 能有效展現認知能力,在高附加價值服務行業如法律、計算和數學、及商業和金融的使用率較高,製造業導向的產業 AI 使用率較低,但目前也開始逐漸導入。 機器人或 ChatGPT 等 AI 技術擅長處理數據、寫程式的速度比人類快速,且資訊蒐集能力強,負責處理大量數據的工作,這將影響軟體工程師、數據分析師、金融或市場分析師等工作。此外,AI 擅長閱讀與理解文字,在製作報告與撰寫文章上都有不錯的表現,因此律師助理、內容創作者、老師等著重於文字、語言相關的工作也相對容易受到影響。 每個人都可以將自己想像成一家中小企業的老闆,將人工智慧想成自己的員工,從以前需要凡事親力親為,到變成管理底下協助自己做事的機器人。劉奕成說,一個電動車或者是無人的計程車駕駛,會讓駕駛的工作不見,但會創造很多新的工作,只是工作的內容會有所改變而已。以計程車司機為例,可能不是開計程車,而是變成後臺的中控中心的負責人,薪水反而增加。 AI 的關鍵在於強大的算力、優異的演算法、足夠多且高質量的資料源組成,但AI 再怎麼聰明有效率,人類還是會贏在跳脫框架性思考的選擇。若能善加運用 AI,以經驗判斷,校閱 AI 生成的成果,進行細部雕琢,擅長動腦不動手的「夢想家」補足劣勢站上高峰;躺平的「凡人」大幅跟上的重要契機。像有導演夢的人,如果能善用 AI,不用砸大錢,自己也能完成一部電影著作。 強社交、富創意之工作較不容易被取代 「從生成式 AI服務問世以來,不斷地有議題探討律師是否會被AI所取代。」萬國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洪志勳說,這點或可以從社交程度的強弱,工作類型是優化或創意決策型來加以判斷。如果工作內容跟人的社交互動程度低,且工作內容偏向單純將現有的成果優化,包括資料整理或資料分析,就要特別注意,因為這就是AI所擅長的領域,對應到事務所的各項職務,要讓自己的未來的工作不會被輕易被取代,可能就要朝向強調是跟人緊密互動的高度社交工作內容發展,且該工作內容應具備富有創意及決策的要素,例如,與事務所客戶探討未來併購的標的,並協助客戶在現有的併購標的分析資料中,挑選出有利於客戶的未來併購建議。 「目前AI的發展的限制,就是 AI是建構在大數據上,透過大語言模型作分析作,本身並沒有創造力,只能基於既有成果上學習,再生成類似現有成果的作品。」洪志勳說,若不希望未來工作被取代,本身就要是有創意的人,以事務所業務來看,法遵業務跟專利檢索都需要經過大量人力執行,如果可以透過好的AI系統,可以樽節許多人力,這種工作可能很容易被取代。至於訴訟業務、跨國交易、併購協商談判或撰擬契約或法律意見由於與社交程度較強,甚至會創意及決策程度較強,可能比較不容易被取代。至於撰擬契約或法律意見,很多的AI的產出結果正確性是有待商榷,洋洋灑灑甚至還能引經據典法律意見及判例,結果都是AI自己編造出來的。 「好的系統背後也需要一個懂得會操作的人,所以未來的就業市場就是勝出在能善用AI工具,達到的想達成的工作目的。」洪志勳說,如果希望AI精進成是一個法律的專才,或許可以考慮內部建置專用AI系統,用專業資料來餵養,才能建構出法律專才AI系統。 人工智慧監理需跨部會合作 根據金管會調查,我國共175家金融機構中,目前有63家採行人工智慧技術,採用率高達36%,其中台新金控、中信、臺灣銀行、玉山銀行及永豐銀行更已率先推部使用的生成式AI。文化大學法律系教授王偉霖說,從前臺的對話式金融智慧介面,到中臺的業務申請的准駁解釋文稿及後臺的會計自動化、舊軟體維護、資訊安全監控與強化、應用程式現代化、文件分析、財務報告生成、回應監管機構的檢查。AI可以提升銀行行政業務效率,亦可以透過追蹤、定位、個資、生成式AI主動方法、客戶服務互動體驗,檢測及預防詐欺。同時可以偵測並識別潛在風險與金融風險、分析多個來源的大量數據,創建更全面的貸款申請人財務狀況,管理風險並提高信用評分精準度。 AI透過大量數據資料及運算力,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快速執行指令。但若無妥善的設計與控制,當AI 代替人類執行而出現事先無法預期情況時,可能帶來極大風險。英國郵政局冤案就引發了AI運用的信賴危機。王偉霖說,RegTech借助科技之力,提供更好的身分辨認與認證機制平台,以區塊鏈協助法遵自動化並強化資安,利用AI更快速有效辨別詐欺活動,提醒消費者可能遇到的詐欺行為,即 時偵測欺或資料外洩發生的時間地點建立系統協助業者符合KYC和洗錢防制(AML)相關法規,進行交易的監理, 提供決策建議與完各項監理報告以符合政府法規,讓企業可以更好的落實法遵合規,所強調的是以人為本的科技應用。 目前RegTech在應用已 經從「了解您的客戶 」改變成「了解您的數據」。王偉霖說,在資源有限的狀況下,建議金管會RegTech可以從現在猖狂的詐欺活動著手,利用AI強化監理功能。人工智慧的技術具有高度專業,若有偏差,將影響甚廣,也是監理的對象。人工智慧能短時間處理大量資料,但需要更多人類進行最後把關,總體而言,效率是否能提升,仍有疑問。 金融監理之主管機關是否有能力檢查人工智慧,需要 進行跨部會合作。 把AI引進司法,應重視人機合作 臺灣高等法院法官邱筱涵說,關於司法審判運用AI,有人認為透過AI的協助可以減輕法官工作負擔,讓審判更有效率,且AI可以為一致性的判斷與決定,較不易出現歧異之情形,但也有認為,個案如果都以一致性來為判斷或決定,反而有失公平,且具體個案多有不同面向之考量,一致與正確之認定並無絕對之標準。上開觀點主要從AI之功能面進行討論,但就司法審判運用AI是否可行,宜從法官之觀點論之。 整體而言,法官對於人工智慧應用於司法實務多持正面肯定的態度。邱筱涵說,但也有法官對於人工智慧在法律上的應用較為保守或猶豫,主要是因為其認為審判過程非機械化之決定,人工智慧或科技無法顧及人性化的決定。擔憂的是審判會因為人工智慧之全盤介入而失去人性關懷。 「人工智慧協助審判仍應融入法官之觀點,且從人性關懷的角度」邱筱涵說,要把AI引進司法,重視的應該是人機合作,利用AI來改善司法的判決流程,提升審判效率,藉由AI形成判決例稿,或也有機會使判決更親民,使判決書文字更加易讀,但是最後做出決定的應該還是法官,法官在意的是,在科技支援審判同時,也不能忽略司法原有之的溫度與人性關懷。 審計會計可透過AI生態系統提升客戶服務品質 「有人擔心會計師審計師名列被AI取代風險最高的第9名,但是我個人並沒有這麼悲觀。」安永諮詢服務總經理張騰龍說,會計事務所或管顧服務工作一樣也是重社交,重決策與創新,這點是AI可能沒有辦法作到的。要實質了解客戶目前所面臨的挑戰與問題,或是客戶需求,都需要客戶的連結,所以只要自身有善AI技術的知識與能力,同時加入一家目前已經利用AI協助工作,提供客戶高標準高品質的事務所,未來的職涯成長絕對有無限的空間。 以安永為例,張騰龍說,多年前已經開始運用全球線上審計平臺及全球雲端知識平台協助全球客戶進行審計的數位轉型,將審計準則與查核程序整合於數位平台,改善傳統審計仰賴紙筆記錄查核程序與結果及大量樣本抽查,提高審計的品質及效率。 過去三年來,安永更加碼投資14億美元在人工智慧應用上,推出EY.ai平臺,利用領先的安永AI技術,在策略與交易、數位轉型、諮詢、審計和稅務服務上,透過AI生態系統來增強相關能力。由科技及商業連結到學術界,串聯數個龐大的生態系統,EY.ai平臺使用信心指數,提供全面AI評估與監測,此指數的指標使用了行業中領先數據包括風險、治理和數據管理,並以成熟度模型來輔助。此模型系統除了系統化地審查企業與市場、產業同行所處的相對位置,另有EY.ai價值加速器,有助確定計畫和解決方案的優先順序。 AI賦能,核保更快速 「人工智慧最可能影響到保險精算師。因為精算師的背景就是大量數據的統計跟精算,這些專業人士可能會消失。」倍安保險經紀人董事長黃志明說, AI可能為保險業帶來四大影響,首先是智能保險顧問,早期的保險顧問連費率都要翻本子,但現在的保險經紀人都有AI智能小幫手,在10分鐘內回答可以任何問題,包括繳費、扣款、理賠申請、險種特性、商品比較。再者是智能客服,以聊天機器人取代真人服務, 365天24小時都可以回覆客戶問題,不會累也不會失去耐心。第三就是智能理賠,能更精準地完成理賠作業,作業成本更低。 核保跟理賠都是有專業證照,核保員、理賠員要考國際證照,不是公司培養就可以,而且這種執照都是美國發出來的,例如 LIMRA 及 Loma。理賠核保的判斷更需要長期培養的專業素養,但在AI時代這種工作職掌該怎麼調整及運作,可能有待商榷。黃志明說,最後就是核保的效率,因為AI不用休息5分鐘就可以處理一個人三小時能處理的事情,就像疫情時的防疫險,或保險停賣效應,造成核保大排長龍,若有智能核保,應該就不用如此,保險公司這方面的人員配置也不用那麼辛苦,如果AI能夠在這四方面發揮作用,作業成本將大幅降低。 著作權保護與AI產業發展間取得平衡 從智慧財產的角度來看, AI的產生已經造成非常多的衝擊。資策會科法所副所長顧振豪說,2020年的DABUS案件針對AI系統是否可被列為發明人,引發國際實務審理兩面論戰。對此,2023年美國著作權局發布了關於AI生成作品註冊指引,強調作品需要由人類創作才能享有著作權保護。我國經濟部智慧財產局電子郵件第1120220號函釋,與美國立場亦同,認為在沒有人類參與,或透過人類下提示下所生成之作品,不受著作權保護,若內容與他人著作有實質近似之情形,使用者明知而另為商業使用,就有侵權疑慮。 僅管目前實務上還是會認定AI不能夠作為專利申請人,但也說明了AI的應用在許多層面都已經超出人類的想像。顧振豪說,在智慧產權部分,最常發現議題就是生成式AI從開發學習階段到生成利用階段資料探勘中,所運用到的資料,是否在著作權法第65條概括合理使用的範圍?生成的內容是否可受到著作權法保障?能否將訓練資料視為合理使用?美國有多起生成式AI的訴訟以此為爭點。在此,我國經授智字第11252800520號認為,在蒐集資料訓練AI模型階段,訓練資料如受著作權法保護,會涉及「重製」原始著作之行為,除有著作權法第44條至第65條合理使用,即可不取得著作財產權人同意或授權之情形外,應取得著作財產權人之同意或授權。 而所謂合理使用之判斷,就是要針對利用之目的及性質、所利用著作之性質、質量及其在整個著作所占比例、利用結果對著作潛在市場與現在價值之影響等要件,是否得依著作權法法第65條第2項規定主張「合理使用」,仍須個案綜合判斷,尚無一定之標準。顧振豪說,Al與著作權法制涉及層面廣泛,法律或技術的推動,不可能寄望於某一個特定個案,著作權法65條概括合理使用範圍可能需要進一步討論,這也是資策會科法所一直在做的事情,持續觀察各國與國際組織之著作權議題發展,提供我國政策方向之參考,在保護著作權人之利益與AI產業發展間取得平衡。 AI可輔助董事會決策的效率跟品質 在AI科技導入下,上市櫃公司董事會職權行使會有什麼不同的新風貎?誠美材料科技治理主管/投資人關係暨股務經理馬紹恆說「董事會決策層面,透過AI輔助決策,是人決策,還是電腦決策,或人跟電腦一起搭配做決策,涉及到決策理論。從決策的角度來說,董事資訊獲取通常較為不足,而且在現在的上市公司的實務當中,董事多半都是有兼任數間公司的董事,董事會時,面對議事單位提供的各種資訊,要在短的時間裡,作成決策,在資訊的獲取的質跟量,時間都不是非常的充足之下,若AI資訊系統可以跟公司ERP結合,透過資料整理,將有助於輔助董事在董事會決策的效率跟品質,這就是基本輔助型AI。 除了典型的認知能力低,自動化程度高,可以整理非常多的資料,把資料轉化成情報,供董事去做決策上思考。擴增型AI的認知能力較高,能夠透過背後的資料推理邏輯的過程,針對某議案的事項自動產生幾種選項,再由人類來作抉擇。最高認知程度時,甚至可形成中心化自治體的狀況,由極高認知程度的電腦,取代董事,針對公司的決策做判斷,甚至透過資訊系統連結,達到董事會對經營團隊或內部員工的控制制度,對外與各利害關係人,包括客戶、供應商或投資人都可以透過此自動系統做連結,這些都是目前AI在輔助董事會決策可以思考的方向。 以終為始,培養跨領域專業人才 「賈伯斯曾說,每一個人都應該要學習寫程式,因為能讓人學會思考,」好課多數位教育董事長江承勳說,尤其是AI應用在不同領域,更應該透過以終為始的方式,讓其成為通識的課程,目前108課綱已經把程式設計列入國小五年級六年級必修課程,若高中要進入資訊相關科系,那如果APCS證照,如果要申請美國大學先修課程AP,若能自己設計簡單的APP或程式都會非常加分,不管是程式設計課程或AI的學習都是未來的趨勢,但基本就是要先把英文學好,甚至進階學程式設計相關的語言,即使學不成也要將其變成基本通識,才能培養出跨領域,以終為始的專業人才。 目前偏鄉科技教育師資及資源仍十分不足,許多老師都是由非本科系老師兼任。江承勳說,AI技術使教育資源更容易普及到偏遠地區和弱勢群體,無論是課程資 源、教學工具還是學習機會,都可以透過數位平台和智能化技術實現普及化。此外,AI提供了更多元的教 學資源和內容,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興趣AI技術促進了即時的知識分享和學習交流,教師和學生可以 過數位平台和智能工具分享知識、討論 問題,實現教育資源 的即時擴展和共享。 AI技術繼續發展,為教育提供更多元化、智能化的解決方案,數位教育將更加普及和個性化。江承勳說,虛擬班級、增強現實和虛擬實境等技術將為學生提供更身臨其境的學習體驗。同時,教師的角色將更加重要,將成為學生的學習導師和技術應用者,引導學生利 用數位資源和工具實現自主學習。 科技產生的問題應靠科技解決 在金融科技中,AI將慢慢變得無所不在,臺灣金融科技協會名譽理事長/理慈國際科技法律事務所共同創辦人蔡玉玲說,像美國保險公司Lemonade利用AI審核保險理賠請求、花旗利用AI解讀法規,美國運通計畫利用 AI 預測消費者行為模式並與消費者互動都是很好的範例。但工具不只好人會用,壞人也很會用,甚至更早,也更會用。科技帶來風險,而且速度會越來越快,AI 產出成果更不可測且不可控,不管是人為惡意操作,錯誤資訊或過度依賴 AI,細微的疏失可能釀成災, AI應用帶來風險,衝擊金融穩定。由於資料敏感,高規管的金融業應用AI,信任問題更形重要。目前除了英國金融行為監理總署 (FCA) 的 AI 五原則,金管會「金融業運用 AI 之核心原則及政策」及銀行公會「金融機構運用人工智慧技術作業規範」也都有針對AI應用提出指引,希望AI應用能用安全穩健,適當透明性及可解釋性,公平可咎責並受監督,可修正及申訴。 在自律與他律拉扯間,自律存在有其必要性。蔡玉玲說,政府端制訂法律有其極限性,若能透過業界自律,藉由本身在技術的專業,藉由自我省思,更能找出在技術演進過程中,每個階段所需要的自律配套為何。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利用科技來保護自己。當AI失控或被駭而致災害發生時,找律師或去檢調單位報案,可能緩不濟急,還是得靠科技,因此利用科技工具的同時,也需要建構一個科技保護機制。未來世界越來越不可測,風險是來自於法律,還是科技,值得思考,要讓世界更美好,科技產生的問題可能靠科技解決比法律更有效! < Previous News Next News >

  • 安防產業Al出題精修班 | Tiaiss│台灣智慧安防工業同業公會

    台灣智慧安防工業同業公會 公會講座活動花絮 請點選相簿放大觀看 S__59613410 S__59613409 69764 S__59613410 1/12 DSC_3429 HS (112) 20201020_201020_6 DSC_3429 1/46 2020/12/18 邊緣 AI 運算於行動影像之應用 & 資安議題下的後海思時代、區塊鏈下談安防產業上鏈 講座 IMG_9185 IMG_9188 IMG_9181 IMG_9185 1/7 110.3.26 S__14557246 S__14557251 110.3.26 1/6 2021/03/26 AIoT安防新視界 講座 2021/06/23 智慧安防AI技術落地應用 線上研討交流會 S__59613410 S__59613409 20200807-第一次 S__59613410 1/14 2020 0814 人工智慧與深度學習於視訊監控之十八項武藝講座 HS (112) HS (111) 20201020_201020_6 HS (112) 1/46 2020 1016 公會辦公室啟用酒會 擷取 IMG_9188 IMG_9185 擷取 1/8 2020 1023 崛起於危機之中-談企業情境規劃講座 2021/07/22 線上第一屆第一次安控設備 資安技術暨介接標準委員會 2021/07/29 SECPAAS資安服務模式 與企業資安評級介紹 2021/08/11 門禁系統廠商意見徵詢 線上會議 2021/08/12 SECPAAS資安工具服務 線上體驗活動 2021/08/20 第一次門禁系統資安標準 制定草案小組 2021/09/03 第二次線上門禁系統資安 標準制定草案小組 2021/09/16線上 安防AI技術 與解決方案實務應用交流會 2021/09/23 第一次門禁系統資安標準 制定專家審查會議 2021/09/24 興創知能產業AI落地實證 與擴散會議 2021/10/04 昇銳電子產業AI 落地實證與擴散會議 2021/10/20 第二次門禁系統資安標準 制定專家審查會議 2021.1223安防產業趨勢發展研討會 謝君偉-人工智慧新發展應用於安防之未來 趙緝熙-建構資安的個資問題探討 2021.1223安防產業趨勢發展研討會 1/11 2021/12/23 安防產業趨勢發展研討會 1/10 2022/06/10 門禁系統資安標準認證-輔導 講座【第一部:一般要求】 S__59613410 S__59613409 20200807-第一次 S__59613410 1/14 2020 0814 Add a Title Describe your image Add a Title Describe your image Add a Title Describe your image Add a Title Describe your image 1/4 魔幻沙漠 摩洛哥 4/11-5/12 $600 魔幻沙漠 摩洛哥 4/11-5/12 $600 魔幻沙漠 摩洛哥 4/11-5/12 $600 魔幻沙漠 摩洛哥 4/11-5/12 $600 魔幻沙漠 摩洛哥 4/11-5/12 $600 魔幻沙漠 摩洛哥 4/11-5/12 $600 魔幻沙漠 摩洛哥 4/11-5/12 $600 魔幻沙漠 摩洛哥 4/11-5/12 $600 魔幻沙漠 摩洛哥 4/11-5/12 $600 魔幻沙漠 摩洛哥 4/11-5/12 $600 魔幻沙漠 摩洛哥 4/11-5/12 $600 魔幻沙漠 摩洛哥 4/11-5/12 $600

瀏覽全部
bottom of page